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紧身胸衣风尚漫谈:魔鬼曲线的雕刻史

紧身胸衣风尚漫谈:魔鬼曲线的雕刻史

2011-3-1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国家历史   作者:刘昕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维多利亚时期的紧身胸衣广告

  魔鬼登场 又爱又恨

  女性服装史上,必须书一笔11世纪的法兰西,因为在那里男装和女装发生了第一次分流,它便是胸衣(corsage)。它常穿在长裙的外面作为装饰,款式是紧身无袖,背后系带使之紧身牢靠。卷领,领子上装饰着凸条纹和刺绣细花边,也有无领子的样式。现在看来,胸衣和紧身胸衣在款式上(紧身、系带、无袖)已经有了很多相似之处,但是它还没有迈出关键的一步——刻意凸显女性的身体曲线。

  虽然在前基督教时期,女体崇拜的习俗遍布古文明各个时期。但在中世纪居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中,从未将展示女性身体当作美,淫欲是魔鬼的诱惑,而女性曲线更被视为大敌,所以中世纪的女装,几乎无一例外采用了遮掩的态度。

  可是谁能想到,“魔鬼”居然随着一群老鼠翩然而至。在14世纪中叶黑死病(鼠疫)大流行以后,很多人开始怀疑上帝,离弃信仰,沉湎于无休止的放纵生活。他们暴饮暴食,终日寻欢作乐,用感官刺激麻痹自己。同时14世纪后半期,由于人口的急剧下降,反复爆发的瘟疫,使得无论是单个家庭,还是国家城市都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促使人口的增长。这就让公共场合的性吸引有了口实。历史学这样描述黑死病洗劫过的欧洲:“当一些妇女在公开场合戴上假发,穿上低胸衬衣,任其乳房束得如此之高,竟至可以将一柄蜡烛径直搁在酥胸之上时,谁会怀疑人性已经泯灭到了地狱的边缘?”

  黑死病带来的恐惧,让人们向往着肉体的欢愉,而文艺复兴的光辉,则让女性意识开始复苏。城市里的新兴阶层,厌恶严苛的禁欲主义宗教传统,希望归返古希腊、古罗马那自然惬意的精神家园。这一观点在女性着装上体现得尤为明显,层层包裹的身体终于可以袒露在阳光下,以往被刻意忽视的第二性征,也能够大胆展示。15 世纪宗教改革家杨•胡斯写到:“由于女人穿着脖颈大开特开的服装,所以任何一个人都能直接看到她们闪烁光辉的肌肤,直至裸露的半个乳房。”

  正是在这股潮流中,让女性又爱又恨的紧身胸衣登上了历史舞台。

  紧身胸衣的风潮起自西班牙,最开始它全是由布缝制而成,靠收紧带子来勒细腰肢。后来,为了强调收腰和保持整体形状,在其中嵌入了鲸须。这种紧身胸衣的造价不菲,是贵族身份的象征。有一个传说,讲的是其时西班牙正处于外国的统治之下,西班牙女王向她的臣民保证:祖国一日不自由,我一天不解胸衣!这个传说现在看来有点可笑,真伪也有待商榷,但是却能反映出紧身胸衣在上流社中的风行。

  热爱紧身胸衣的不仅仅只有西班牙贵族。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王妃卡特琳娜•德•梅迪契,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“紧身胸衣发烧友”。在她的嫁妆中就有紧身胸衣,更让人吃惊的是,这件紧身胸衣居然是铁制的,分为前后两片,一侧装合叶,一侧用挂钩固定。

  正所谓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”,欧洲王室对紧身胸衣的热衷,将这种审美品位深埋进了贵妇的心坎,并代代继承。当然下层妇女对紧身胸衣也不无艳羡,但她们一则难以负担高昂的价钱,二来苦于必须整日劳作,实在连穿上一试的机会也没有。紧身胸衣,居然误打误撞地成为阶层划分的物件。
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紧身胸衣